北魏公务员待遇怎样啊,北魏公务员待遇怎样啊知乎
明朝时,官吏的薪水是历史上最低的吗?
《明史》中有这样一句话,叫“自古官俸之薄,未有若此者。”意思是明朝的俸禄非常低,已经是历朝历代之最了。
可实际上,朱元璋制定明朝官员俸禄时虽低,但却足够官员生计了。我们以文官为例,朱元璋制定的文官每月俸禄如下表:
是的,你看的没错,明初朱元璋指定的官俸是以石为单位的,换句话说,朱元璋给官员们是直接发大米的。在那个时候,大米就是最硬的通货,所以朱元璋这么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而明初时期一石大米就相当于一两银子。也就是说,一个从九品的微末小官一月也有5两银子的收入,按照明初的物价,这已经足够他奔小康了。
可是,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,明朝的官员总是抱怨俸禄低呢?
这是因为,朱元璋在制定官员俸禄时,将其定为“永制”,只要大明朝还在一天,这个俸禄制度就不能变。这可就让后世的官员非常可怜了——因为明成祖朱棣之后,明朝经济快速发展,导致物价也飞速发展,在俸禄不变的前提下,官员的生活水平急速下降。
更可怜的是,朱棣登基之后,又将官员俸禄分为了本色、折色两部分。本色,就是原本该给官员的大米;折色,就是把没给官员的大米折算成布匹、白银、宝钞发放。纵观整个大明王朝,官员俸禄中的大米的发放数量越来越少,等到万历时期,发放给官员的大米就只剩下每月12石了,具体如下表:
而此时的物价呢?
明朝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,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,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豪华生活。所以地方官的实际收入大多来自地方税收的截流(俗称“火耗”),而京官的很多收入来自地方官馈赠。举例来说,一个县官,正七品,年俸90石米,也就是6372公斤米,每人1年就算吃掉180公斤米(在这个时候不可能那么少),这些米也只够35个人吃一年。更可怕的是,有40%的米他是拿不到的,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换成别的东西,例如绢布、棉布,甚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。 可想而知,后来用宝钞和大米一起支付的方式来发放官吏们的工资。这下,问题就出来了:宝钞一直在贬值,但发给官员们的宝钞比例却一直在提高,这样官员们还哪有什么实际收入啊。都按照明朝制订的官俸标准,十个大臣有十个吃不饱穿不暖。所以大多数官员不得不去靠***来混点吃喝的银子。
既然,朝廷不会为了官员的私生活买单,官员自己又不想过的跟老百姓一样辛苦,那么辛苦才当上官员,
“理所应当”的有一套高于常人的生活标准。当然,如果将这作为明朝官员贪赃枉法的理由,恐怕这种理由不胜枚举,数之不尽。
因此,看起来,明代的官员拿那么一丁点工资好像很可怜的样子,但真正可怜的,其实还是老百姓。
怎么就说说,朱元璋时期官员俸禄:
1、开国初年,大部分官员拥有“开国爵位”和“官员俸禄”两份工资和赐予的封田,也就是绝大多数官员收入很高。至于后来才慌忙投靠朱元璋、无功无禄的官员,工资低,还不是怪自己。那正七品收入来说,一年90石精米,相当于六十亩上好水田的净年产量,这在元末百废待兴就是一笔巨额收入。至于之后官员俸禄没有提高,怪不得朱元璋,其次明朝收入一直只有3000万石,甚至不到,大明皇帝凭什么给光吃饭不干活的狗官涨工资!朱元璋在位期间,光普通官员的俸禄就提高三次。而开国勋臣还有另外的俸禄(如李善长的公爵还八千多石)。要知道那是在刚刚建国民生凋零的时候。
至于最后两百多年,俸禄不调整,关朱元璋什么事情?
一定有人会说什么“祖制不可变”,明朝每朝每代典籍制度都在不停的变,变的朱元璋都不认识了…明朝正一品是1044石,而两汉时期三公的俸禄是4000石。但是两汉的一升是220毫升,明朝时1022毫升。也就是明朝最***员是两汉的4849石。而且两汉俸禄是小米,明朝可是大米,价值更高。
其实,整体比起来,明代正式俸禄仅仅低于两宋,甚至比盛唐的正式俸禄还高……
很高兴回答您问题,据史料记载是这样的,先看一下明朝官员的工资表,正一品是87石,折合人民币11087元,也就是月薪一万多一点,放在现在绝不是高薪,而正七品知县的俸禄是7石,折合人民币955元,也就是说还没有现在的最低保障的多,所以说明朝前期的官员是很苦的,不过中后期,风气***,***的多了,工资也就无所谓了。在给的大家看看公认的最富裕的朝代,宋朝的工资,宰相的俸禄是最高的,月俸300两,其他600两,折合人民币128.3万,而七品县令月俸30两,其余60两,折合人民币12.8万,可以看出宋朝的工资是明朝的一百倍,看来人们都说,要做公务员,就做宋朝的,看来是有道理的,我的回答完毕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,谢谢!
低得没眼看。
你能够想象一品大员月薪刚过万吗?现在北上广深随便拎出个程序员,都比明朝的大官工资高。应届毕业生的工资都快秒杀一品官。
头条程序员工资应该是他们的好几倍吧。如果一个明朝官员穿越到现在,搞不好要改行去今日头条应聘。
清人修《明史》,一看明朝官员的工资表,感叹:自古官俸之薄,未有如此者。潜台词就是还好没在明朝做官,不然买房首付都凑不齐。
当时官员的工资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叫俸,一部分叫禄。
俸就是月薪,月俸以粮食做计价单位,一般以货币形式发放;禄就是福利,除了以货币方式发放,还以实物方式发放,如大米,布匹,丝绸,盐,花椒等等。
朱元璋是穷苦出身,他深知***的坏处。这些人就像蛀虫,把***的信用都啃得一干二净。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欺上瞒下,中饱私囊,所以他给官员定的工资都特别少,基本够养活自己就行,还制订了严格的法律,老百姓可以将贪官污吏直接押解京城伏法,希望能够改变大明的官场风气,可惜效果甚微。
因为官员觉得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,现在当上官,手里有权,生活条件要改善一下下,不能亏待自己,亏待家人。当官图财图色图权,总得图一样吧,不然工资低得不如回家卖红薯。
所以明朝官场就发展出灰色收入,比如常例。你被提拔为县长,就得给***送礼。你被提拔为***,就得给***送礼,这是孝敬上司的钱。
慢慢的,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,朝野上下,乃至皇帝都承认这部分灰色收入是理所当然的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svote.com/post/39764.html